时间:2025-11-28 10:59:11 来源:邯郸市学步桥小磨香油有限公司 点击数:3
在学步桥小磨香油的生产车间里,“女技工”曾是一个空白的称谓。依托重体力作业、高温环境的传统“水代法”工艺,让这里20年来始终是男技工的天下。直到2025年11月,王小英书写了一个传奇——她顺利通过技工考核,成为学步桥小磨香油发展史上的第一位女技工。从2019年入职,到如今成功通关,5年时光里,她用信念挑战极限,让传统技艺在女性手中绽放出新的光彩。
认识王小英的人都知道,她话不多,但做事向来一丝不苟。车间主任早就看中了这个踏实肯干的姑娘,“技工不仅要有力气,更要懂门道、有耐心,你一定能行。”刘主任的这句鼓励,让王小英鼓起勇气,向兑浆搅油、炒芝麻、洗芝麻等核心工序发起挑战。
【兑浆搅油:以严谨守品质核心】
【炒芝麻:以老茧换火候精准】
而炒芝麻这道工序,更像是对身体与意志的双重锤炼。每批芝麻的颗粒大小、皮薄厚度都不同,所以炒芝麻的火候掌控不能仅看数据,更多的要依靠经验。刚开始由于不熟练,为了能及时判断芝麻的成熟度,王小英每隔一两分钟就必须徒手从炒锅里捞出一小把芝麻,用食指和大拇指直接捻取滚烫的芝麻,看是否达到了“内看枣红外挂霜”的标准。
刚上手时,她的手指经常被烫得红肿,起泡、蜕皮成了家常便饭。在反复蜕皮一两个月后,娇嫩的指尖终于长出了厚实的老茧,才再也不怕高温灼烧。跟小英差不多同龄的那些爱美姑娘们,每天都精心护理双手,可她却为了不影响操作,从不涂护手霜或做手膜,一双原本细腻光滑的手,因为工作变得坚硬结实、干燥粗糙,也成了最灵敏的“测温仪”和“判断器”。【洗芝麻:以毅力破体力难关】
“第一天下来,胳膊像灌了铅,晚上躺在床上疼得睡不着,第二天醒来感觉胳膊都要断了。”王小英还记得,连续半个月的高强度劳作后,她终于撑不住了,找到车间刘主任打退堂鼓:“每天搬抬大几千斤的芝麻,这哪是女人干的活儿呀!我是真的顶不住了,而且咱车间之前也从来就没出过女技工,刘主任,这技工我不想考了……”
看着王小英委屈又疲惫的面容,还有那双布满烫痕、粗糙干燥的双手,刘主任停顿了一下,慢慢说:“小英,洗芝麻这个活儿确实很辛苦,需要更多的体力和耐力,但女技工和男技工只是力量的类型和大小不同,所以你更要学会用‘巧劲’,而不是‘蛮干’。而且胳膊疼的时候,其实正是身体在长肌肉、攒力气的时候,等胳膊上的劲儿练出来了,这些活儿对你来说就轻松了。前面的两关都闯过来了,咋这最后一哆嗦了,还能难倒你不成?我相信你,一定能行!”刘主任的鼓励像一剂强心针,让她暂时按下了放弃的念头。
可体力的极限的考验之外,还有琐碎的细节要扛。洗完芝麻后,清理过滤网、刮除设备残渣,每一个环节都不能马虎,稍有疏忽就可能影响香油的纯度。每天工作下来,她身体都像散了架,无数个夜晚,剧烈的疼痛让她无法入睡,小英揉着酸痛的胳膊,看着自己不再细腻的双手,怀疑的念头一次次冒出来:“我真的能成为车间里的第一个女技工吗?”
就在她又一次忍不住想要放弃时,在学习稻盛哲学《抱纯粹之心走成功之路》这章中的一句话点醒了她:“尊德不用任何奇术,不走任何捷径,以认真的态度不断努力工作。”这句话像一束光,驱散了心头的阴霾,她突然明白:传统技艺的传承从无捷径,所谓的“不可能”,不过是还没付出足够的努力。她想起水代法工艺之所以能保留香油最纯粹的香味,靠的就是不添加任何化学助剂、一步步坚守物理提取的纯粹,而做事的道理,不也正是如此?
抱着这份纯粹之心,王小英重新出发。她听取主任的建议,琢磨搬抬的巧劲,避免蛮干伤身体;她把近万斤的目标拆解,从每天800斤洗芝麻、800斤上料开始,让身体慢慢适应;她在漂洗时仔细观察芝麻的状态,把琐碎的清理工作当成磨练耐心的修行。今年11月初,她顺利通过了技工认证的最后一项考核,成为了学步桥小磨香油发展史上的第一位女技工。
就这样,王小英用“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”,把“不可能”变成了“可能”。如今,王小英已经能熟练驾驭每一道工序,从漂洗芝麻的细致,到炒籽扬烟的精准,再到兑浆搅油的从容,她的操作既保留了传统技艺的精髓,又融入了女性特有的细心与耐心。王小英用行动证明:传统技艺的传承无关性别,只关乎纯粹的热爱与坚持。
如今,王小英的身影成了车间里最励志的风景。她的成功不仅为自己赢得了认可,更给身边的女性员工树立了榜样——偏见从来不是不可打破的壁垒,体力的差距也能靠毅力弥补,只要心怀热爱、勇往直前,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创造奇迹。而那句“抱纯粹之心,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”的箴言,也成了车间全员的精神动力,激励着每个人在岗位上坚守匠心,不断奋进。



